【会议报道】第七届全国生态语言学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2年8月20-21日,第七届全国生态语言学研讨会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生态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由内蒙古翻译工作者协会、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中国外语》、Journal of World Languages(De Gruyter)协办。会议采用腾讯会议直播形式,来自全国120多所院校及科研机构的240多位专家学者、硕博研究生报名正式参会,单日线上参会与听会达400多人。

  会议开幕式由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满亮教授主持,内蒙古大学副校长张吉维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生态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中国外语》主编、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黄国文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生态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及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文斌教授,先后致开幕辞,对各位与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对会议的召开及生态语言学专业委员会的发展寄予殷切期望。

  本次会议包括专家主旨发言与青年学者论坛两个环节。十四场专家主旨发言分在8月20-21日两天上午进行:华南农业大学黄国文教授深入探讨生态语言学学科中语言(学)与生态(学)的交叉情况;暨南大学范俊军教授从概念、课程、学科、 科学等四个方面关注语言与生态的相关性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卢德平教授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天伟教授分别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探讨语言景观相关问题;西南大学刘承宇教授从生态词典学视域出发对现代汉语语文词典中所收录的生态词条及其释义和例句进行历时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徐珺教授从中国生态哲学观出发解读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及其英译中所蕴含的生态哲学观;山东大学程相占教授在阐释“生态智慧C”这一概念的同时关注生态美学与生态语言学之间的融合点;北京外国语大学何伟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苗兴伟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赵秀凤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刘明博士以及内蒙古大学李满亮教授从不同视角探讨了生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实践相关问题,即关注语言的生态性;广州大学王晋军教授与衡阳师范学院李振中教授则关注语言生态,前者对比中国与东盟国家国家语言文字管理机构在语言规划中所发挥作用的异同,后者探讨湖南衡阳地区三峡移民语言能力与致富程度的关联性。

  青年学者论坛于8月20日下午进行,共有十个小组140余人围绕“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语言学内涵发展”“生态语言学的融合与发展”“语言政策、语言规划与语言生态”“生态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研究”“生态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生态话语分析理论与实践”“生态语言学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生态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等话题进行论文宣读,各小组讨论热烈,点评精彩,每位发言人和与会者均从中获益匪浅。

  闭幕式由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满亮教授主持,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生态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王晋军教授就此次会议的主旨发言情况及青年学者论坛情况进行总结;协办单位《中国外语》副主编常少华老师对生态语言学的发展表示支持;下届研讨会承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苗兴伟教授对下届会议召开的初步设定进行介绍,并对各位与会学者发出诚挚邀请;最后,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生态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何伟教授代表主办单位对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及参会专家和与会代表表示感谢,并宣布第七届全国生态语言学研讨会圆满闭幕。

  第七届全国生态语言学研讨会不仅体现了学界对生态语言学发展现状的关注、对生态语言学前沿问题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决心,相信在学界各位同仁、专家学者、高校师生与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生态语言学专业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生态语言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会更加成熟,并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