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班】精研生态话语分析,共促生态文明建设——记“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话语分析”研修班

(转自iResearch外语学术科研网 (unipus.cn)


夏日炎炎依旧,学习热情不减。8月5—6日,由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和外研社联合举办的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话语分析研修班在线成功举办。本期研修班是外研社暑期全国高等学校外语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第九期,研修班特邀华南农业大学黄国文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何伟教授主讲,通过理念讲解、方法阐释、设计指导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与200余位参班教师共同探讨生态语言学的性质与特点、在对比视角下讲解生态话语分析范式,同时就生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假定与原则等主题进行系统阐释。从理念到实践,专家带领参班教师逐步走进生态语言学研究视域,学习新范式,了解新应用,推动语言学跨学科研究新发展。

研修班由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副社长段长城主持。外研社高校外语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回应时代命题,响应时代号召,以提升育人成效、培育时代良才、促进教师发展为目标,以引领性、系统性、专业性为特色,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深入实践,为实现“育人、育才、育己”不懈努力。

外研社高英分社段长城老师


研修伊始,黄国文教授分别从学科的兴起、学科性质与特点及学科发展等三个角度介绍生态语言学这一新兴学科。黄教授指出,生态语言学是语言学和生态学的交叉学科,通过研究语言的生态因素和语言与生态的关系,揭示语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该学科的研究范式主要包括豪根模式和韩礼德模式。前者认为语言生态学主要研究环境对语言的作用,后者则强调语言对环境的影响,认为语言使用、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必须以维护人类社会良好的生存环境为出发点和终结点。他强调,生态语言学顺应了时代关注生态文明的要求,正在不断地发展,感兴趣的学者应积极思考,促进学科在国内的纵深发展。

华南农业大学黄国文教授


何伟教授从研究缘起、研究目的、研究范围、理论基础等角度,对比了批评话语分析、积极话语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和生态话语分析四种话语分析范式。对比发现,与前三种范式相比,生态话语分析具有宏大的研究目的、广泛的研究对象、明确的研究步骤,以及开放性的理论基础。生态话语分析是指在生态哲学观指导下的,基于功能取向的语言学理论兼或一定的研究方法,对话语的生态性,即生态有益性、生态破坏性、生态模糊性或中性,进行分析的一种模式,目的是通过揭示语言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内心世界的影响,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改善人们的生态行为,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也就是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共生。何教授指出,生态话语分析应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范式,它既具有解构性质,也具有建构性质。为了促进人们生态行为的改善,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何教授提倡学界采用“生态话语分析”模式,对话语的生态性及语言综合特征进行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何伟教授


阐明指导思想,建构理论基础

黄教授阐述了生态话语分析的指导思想——一条基本假定和三条原则,并通过案例分析阐明如何将这些指导思想应用于分析中。通过追溯古代哲学家的思想理念,得出古今中外所认同的“以人为本”理念。基于“以人为本”这个基本假定,有三条原则:良知原则;亲近原则;制约原则。良知原则主要指生态良知,是人类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存论意义上的关联,从而产生的一种关爱、保护自然的自觉的“善”的观念。而每个人都是首先以“我”为中心的,如何对待其他生命形式则取决于其与“我”的亲疏关系,这些亲疏关系可从不同维度(如地理、时间等)定义,这就是亲近原则。制约原则指人类行为受到三个层次的制约:个人良知和修养的制约,社团“乡规民约”的制约,社会、政府机构的法制制约。黄教授指出,假定是前提,何时采用何条原则则视问题的性质而定,很多情况下三条原则同时存在。黄教授接着解释了Arran Stibbe提出的破坏性话语、中性话语、有益性话语这三种话语类型,并基于此展示了丰富的话语生态分析案例。

何教授结合生态学原理,拓展了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中的经验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和逻辑功能理论,建构了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及物性系统、语气系统、评价系统、主位系统、衔接与连贯系统、逻辑关系系统等理论,通过案例阐明了生态语法应用于生态话语分析的方式。何教授指出,生态话语分析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对话语生态取向的揭示,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指导人们的生态行为,从而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发展。何教授总结到,经验意义、人际意义和逻辑意义的生态性最终融入话语语篇的生态性,由体现话语语篇意义生态性的及物性过程链、参与者角色链、环境角色链、语气类别选择、内在语势词语选择、评价资源选择、主位选择、指称、替代和省略、重复和搭配、修辞格等词汇—语法手段来调节。


实践生态话语分析,推动本土研究创新

黄教授强调研究者应有自己的价值取向、生态哲学观与视角,呼吁研究者要有本土化意识,在我国语境下解决真实问题。基于中国传统的哲学观,黄教授提出了和谐话语分析。他深入阐述了中国语境下和谐话语分析的哲学根源、研究目标与原则、理论指导、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和谐话语分析的基本假定是“以人为本”,旨在探索语言与生态的相互作用,揭示语言对各种生态关系的影响,其理论指导主要为问题导向的系统功能语言学。黄教授强调,我们在做话语的生态分析时,要考虑中国的国情,中国的传统文化及价值取向,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谐话语分析作为重要的中国本土化发展成果,得到生态语言学领域著名学者Arran Stibbe的高度赞扬,认为它不仅提供了一个在中国语境下进行话语分析的框架,而且可以给世界各地提供启示。

作为生态话语分析实践案例,何教授首先呼应广大外语教师的关切,分享了针对与教学实践密切相关的教材的生态话语分析。她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教材研究,揭示了教材中蕴含的生态哲学观点。她带领参班教师逐步发现教材中常见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进而阐述了深层生态学和浅层生态学这两种生态哲学的内涵,并介绍了相应的生态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观点。以相关文献为例,何教授分别展示了内容分析法、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系统理论以及二者的结合在教材生态话语分析中的应用。最后,何教授强调,教师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及其主导信念很重要,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接下来,何教授分享了自己的另一项研究,该研究以及物性系统理论为指导,对环境保护类公益广告话语的生态属性进行解读,揭示了环境保护类公益广告话语生态意义的体现方式,并为该类广告话语的创作提供了建议。何教授对作为语料的中英文环保公益广告作品进行了及物性分析。她分别从人类对自然的积极情感与同化认知和人类对于自然的趋向意动角度分析英汉广告话语是如何体现人与自然的合一性的。根据研究发现,何教授建议,环境保护公益广告应多采用心理过程表征方式,多采取非人类生命体作为小句信息的出发点,并在拟人手法的使用上多关注其生态价值的凸显,而不仅仅是话语的生动性。


领悟理论,思考实战

8月5日晚,参班教师就不同的思考题分组进行了讨论,并以生态语言学视角分析了具体的案例。研修第二天上午,各小组代表就本组讨论结果进行了汇报。两位专家对每组的汇报给出了充分肯定,针对汇报内容进行了详细点评,并解决了教师们的疑问与困惑。

小组汇报


生态语言学是一个发展前景广阔的学科,正如黄教授和何教授所言,语言研究者可以通过生态话语分析揭示语言的生态属性,承担语言学界的“社会责任”。两位教授鼓励参班教师采用“生态话语分析”模式探讨语言的使用,揭示语言对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以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改善人们的生态行为,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